首页

养生功法

降压功

降压功怎么练?

发布时间:2024-10-09 20:19:06

34人查看

降压功,是以禅密五步功中的引动功为主并汲取吐纳气法沐浴功等相关的理与法,设计编制而成的。它动静兼备,内外相合,易学易练,气感明显,收效快而无偏差。经临床验证,效果令人满意。

功理

中国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主要是肝肾阴阳失调,多属阴虚阳亢;病久可发展为阴阳两虚,脏气受损。此病变动在肝,根源在肾;肝肾受损,伤及心神。有头疼、眩晕、心悸、失眠、四肢麻木,烦躁不安,甚至惊厥抽搐等症状。因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肝风为标,治应标本兼顾。

本功法,据此辨证施治。

意念活动(调心)

意守地下(接地根),重阴伏阳、以水涵木,息风泄热,并泻心火;再由上(接天根)而下,使宗气下行;上下往来,采天阳以补气,采地阴以养血,又通理三焦虚实,纠正上实下虚,标本兼顾。

先意守体内的手与足,双掌沿身前下落和围腰划弧;中间意守体外的天上与地下;最后收功的意守小腹内丹田,是本功法所强调的气先生于内,后取于外,重在息,以医为用的意念方法。它可加强气的内作用和外作用,可以调气血,疏经络,祛病、健身,安神、调志(改善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志,为五志:忧、怒、恐、喜、思)

导引动作(调体)

举臂上托,调脾胃、理三焦;劳宫对涌泉,双掌上下提按,引火归元、心肾相交;双掌围绕带脉划弧,疏散诸经上下往来之遗热等,治其标。双掌沿任、督、冲脉,由上至下,补命火、填真元,并通理三焦;蛹、摆和扭动脊柱,充填髓海,贯通脊肾,以及收功时双掌交叠于关元穴的回阳不漏,是治本。标本兼顾。

吐纳方法(调息)

在手足相对和收功中,用胎息文火养之,有得气和调盈虚、主温濡之功,并期撮归本周

在其它如举臂上托、双掌沿身前下落和围腰划弧,以及脊柱的前后蛹动、左右扭动和横向摆动等导引动作中,用长呼短吸方法,配合呼时有意且长,吸时无意要短的意会活动,武火炼之,激发经气,使其内外相合,外为我用,通调任、督、冲、带。

在操练中,任、督、冲、带脉和手与足的气感明显,又运行于始终;它与十二正经和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等脉相维系,互调节,又可温养脏腑,潘润腠理,有荻取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作用。

由于主观能动地使调体、调息、调心三者有机、合理地紧密相结合,充分利用自我反应,进行自我调整与建设;从心理到生理,主动与被动,内外相合,周而复始,循环调节,互相作用,久之玄自然通透(先天气与后天气融会贯通)阴平阳秘,精(身)神(心)乃治。

练习方法

一、手足相对提按

1.导引动作:阖目(以下各节皆同)。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稍外撇),体重落于踵,以利放松身体(调体)和调整呼吸(调息)。

两臂微屈(腋胁空,肘略外撑),双掌在胯前,手前劳宫穴与足涌泉穴上下相对,双掌连续缓慢、轻柔地上提下按(1)

2.意念活动:先意守气海,后转念于手前劳宫与足涌泉,体察手足心的气感。

3.吐纳方法:胎息(自然呼吸),要吐惟细细似有者尚有有,似无者未真无似有似无,乃至无有无无

要点:(1)两膝似曲非曲,要曲中求直,膝关节始终保持滑利状态。

(2)要收臀,以消失腰椎生理性前弯为度。

3)身躯要中正,不偏不倚。以两脚跟联线的中点为一个点,会阴、百会各为一个点,这下中上三点垂直一线,与真人之息以踵相呼应。

4)微微活动手指和足趾的各个关节,微微晃动或摇动或摆动颈椎、胸椎、腰椎和胯、膝关节,以求不偏、不曲、不僵、不直;放松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以调体。

用这种自我检查身躯各部是否放松以及手足是否出现气感的意守方法,收敛、净化复杂多变的意念活动以调心。

体调、心定、息至也。调体、调息、调心三者结合,相互为用,则命为我所自有,可立命

5)双掌缓慢、轻柔地上提下按时,追求气感,可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以治本;它又是诱导气功锻炼后产生的内气释放于体外,循环回授自身,进行治疗的起步功法,是基础功。可经常、反复地操练。

6)除站式外,根据身体情况,坐卧均可。姿势不限,但以舒适自然为前提。要会兹(常想),在兹(常练),常惺惺(经常体察和保持气感);要勿忘勿助;既不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又不执着和去幻想。

1.jpg

二、疏通任、冲脉

接上势。

1.导引动作:两臂下落,由体侧平举至头上,直臂上托,掌心向上(图2)。

掌心向里,双掌一上一下(一先一后),经面、胸、腹部的正中线,沿任脉下落,再分置于两脚之上(图3)。

两臂再上举,双掌上托。但双掌经面部落至胸前时,要左右分开,沿冲脉,下落至胯前,然后再分置于两脚之上(图4)。

2.意念活动:由体侧举臂至头,意念于两臂由水中擎出,水又顺臂而下。直臂上托时,意想天降细雨。双掌沿任或冲脉下落时,存念于细雨淋浴全身。双掌分置于两脚之上后,意想雨水沿身继而流入脚下深井之中。

3.吐纳方法:举臂至双掌上托时,吸气;双掌沿任或冲脉下落,直至分置于两脚之上,呼气。

要点;动作要缓慢、轻柔。意念要松静。呼时,有意,要细长;吸时,无意,可略短。

这是调体、调心与调息紧密结合,用武火炼之,来激发经气,发挥气由内生,继而外来,外为我用的功效的初步功。

内气充盈,进而冲荡,由于外气向内,进行调整,有时会促使身体一部肌肉颤动、关节摇动。这是在手足相对提按中,通过自我检查放松程度的主动运动延深之后,过渡到本节疏通任、冲脉时,自然发展而成的自发性的被动运动。阴静极必有阳动,这是正常现象,勿为之迷惑不安。

以呼吸之气乘真气,为动静,对上述出自客观需要而本能地进行自我调节,要任其自然,勿违其规律。如改慢动为快动,改上为下,改左为右等。

有妙觉(气感)而动,是为真动妄想中,虽生妄动,动既不真,气无作为,徒劳无益。因而,不能任意追求和主观臆造,否则有害。

三、疏通督、带脉

接上势。

1.导引动作:疏通督脉的动作与疏通任脉动作相同,都是沿身前正中线下落。

疏通带脉的动作,是在疏通任脉的双掌沿身前正中线下落至脐部时,双掌分开,先后交替用单掌(掌心向上),沿腰带处向季胁和身后划弧,各一两次(图5)

2.意念活动:疏通督脉时,存念于细雨通透脊髓,再流入地下井内,潜潜然,滴滴有声。

疏通带脉时,系念于双掌在水中划动,似有阻力,觉有冷热。

3.吐纳方法:疏通督脉与疏通任脉的呼吸相同。

疏通带脉时,因为导引动作增多,呼气较疏通任、督、冲脉的呼气,有所延长。

要点:拉长呼气之后,吸气量及其速度,必然要大些和快些,这就加大和加快了利用气的内作用和外作用的力与效。但须顺乎自然,过之则会期功日增而过,而日减,往往适得其反,无益且有害。因此,要逐渐体用,自行度量。

四、脊柱扭、蛹、摆动

接上势。

1.导引动作:脊柱扭动,即在疏通带脉的动作中,加上:跟随左或右掌向身后划弧的同时,腰肢向左或向右扭动(图6)。

脊柱蛹动,即在疏通任脉的动作中,加上:跟随双掌由面、胸、腹部下落的同时,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由上至下,做波浪形蛹动(图78)

脊柱摆动,即在两臂由体侧平举至头的动作中,加上:脊柱由下至上的左右横向摆动(图9)。

2.意念活动:扭动,进一步加强两手在水中划动的感觉(局部气感)。

蛹动和摆动,似觉身在水中,由于躯干的蛹和摆,身躯的前后左右有水在冲撞、击荡(全身气感)。

3.吐纳方法:与疏通任、督、冲、带脉相同。但由于动作增多,呼与吸必然进一步拉长,因此在扭、蛹、摆动作完成,双掌分置于两脚上之后,可稍为等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再练。

要点:不要因动作多,而忙于肢体运动,忽略了特定的呼吸方法。

不要因忙于动作和呼吸,而忘掉应有的意念活动。

初学者,可边试练,边体会,循序渐进。全部掌握后,要按要求一气呵成。以求收效和速效。但要忙而不乱,动中求静。

五、收功

接上势。

1.导引动作:双掌交叠,轻抚于脐下3寸处的关元穴(掌心向里;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图10)

2.意念活动:意守(返观内视)脐下3寸后深处,即丹

田。

3.吐纳方法:胎息。

要点:一升一降、一开一合,是动静周而复始的表现程序,强调有生有藏,全凭时机,一动一敛,务求圆满顺利。意守在此,神返身中气自回求得回阳不漏,气归丹田。

至于收功时间长短,要从全身停动起(主动与被动的),直至全身气感消失止。不要草率收;要勿漏勿泄。收功完毕后,开目,稍散步。

注意事项

练功时,应松衣带,穿平底鞋,不饥、不饱;选择安静、优美和空气流畅的场所进行。

酒后或心情不佳时,暂不练功。

妇女怀孕和月经期,勿练。

晨间,要空腹练功,并且在功前喝杯温白开水。晚间睡前再练1次。

经常与辅导员交流练功情况;必要时,请医生临时或定期测试血压,做血脂、尿常规、眼底、心电图等项目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以增强练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