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功法

养肝明目功

千年古法“明目功”!

发布时间:2024-10-09 17:25:39

178人查看

现代生活,拥有一双好眼睛,简直是难上加难!难道真的没有办法补救吗?当然不是!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历代养生家都把养目健目作为一项重要保健!古人认为眼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颜色,依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精”是指精明,即眼的视觉功能。五脏的“脏”,有“藏”的意思,就是贮藏人体的各种精气,用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如果脏腑功能失调,经络淤堵,精气不能充足流畅地上注入目,就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甚至发生眼病。反之,眼部疾病也可通过经络影响脏腑,以致气血、津液失常,出现全身性反应。所以,真正想要拥有明亮有神的眼睛,淡化黑眼圈,缓解视疲劳,就要由内而外进行经络脏腑保养,疏通气血,才能养精明目,身心舒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流传至今的千年养生古法:明目功。‍


千年古法养生明目功明双目、养五脏


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唐宋时期提出“五轮学说”。


将眼睛的胞睑、两眦、白睛、黑睛、曈神,分属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五轮。

肉轮属脾,病位在胞睑,常与脾、胃有关。血轮属心,病位在两眦,常与心、小肠有关。气轮属肺,病位在白睛,常与肺、大肠有关。风轮属肝,病位在黑睛,常与肝、胆有关。水轮属肾,病位在瞳神,常与肾、膀胱有关。


1.jpeg


而明目功这套功法,就是以传统医学的五行学说、五脏学说、五轮学说、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创编!这套功法以动作、呼吸和意念三结合形式,整体调节人的精、气、神和五脏、三焦。整体六个体式, 前五式根据五行相生之顺序把五脏连成一个整体进行调理,第六式疏通上、中、下三焦。通过濡养五轮之精气,精、气、血、津液源源入目养窍,真气流畅充盈,则视觉清明。

 

2.png


古代众多中医典籍中关于“明目功”,都有记载。 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系统总结38种“目疾”和11种治疗明目功法。其中,关于近视的记载,认为“不能远视”的原因是肝气不足,再加上中焦痰湿阻隔,精气不能上行。其治疗要义:天刚亮之时,左手拿一口盐放在嘴里含化,搓手并分14次吞咽,再用热手掌按摩眼睛14次。

3_副本.jpg


类似记载有很多: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北宋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明代名医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都从病理方面为明目功法实践提供了支撑。


古代五轮学说是支撑明目功法的理论,也提出了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是指导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一直沿用至今。

直到现在,明目功才慢慢走向大众,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且被收编于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健身气功·明目功》中。

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课题组曾经选择某高校300多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90多天的对比观察,各个维度结果显示下,都有正面的反馈:


4.jpeg

实验证明,坚持明目功练习,能有效提高视力,缓解眼疲劳,减缓或释放眼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