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功法

握固深蹲

握固——神秘的道家修身手印,

发布时间:2024-10-29 18:58:29

297人查看

“握固”一词,源自道家圣经《道德经》中“骨弱筋柔而握固”。葛洪《抱朴子》中,则把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倡导“握固守一”的理念。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且古代有握固能固魂一说。自古握固之手式,一直是道家修身的基本功法手印。

1_副本.png

道家的握固手印

握固之手法: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婴儿拳一般。

2_副本.png

握固手法

握固,可以培养我们体内的真气,让体内真气不至外泄。体内真气自在放松至静之中形成闭环,游走全身,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大家可以不拘时间,随时随地的进行握固锻炼。如在走路、坐车、开会、睡觉时都可以进行握固。在冬天寒冷季节,双手握固,慢慢地全身就感觉暖和起来。握固时可以双手皆行此手法,也可男左女右单手握固,以兹固守真气,抵御寒邪,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握固方式

世间万物的真假、优劣,唯有通过比较,方能分出彼此。握固是否真正能锁住体内真气,自可与常人握拳手法行气时的气感做比较,去感悟气泄或气锁的境界。

如何去感悟,可选择平仰于床上,双眼微闭,双腿伸直。首先调整呼吸,全身放松,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先将双手大拇指外扣,轻握成拳。

先吸气,再呼气,用自已的心或念去感觉:呼气时是不是不需要一点力气,气就呼出去了。没有气留在体内,全身筋骨也好像松松散散的。如此多次的呼和吸,专门体会呼气时气流出时身体的松紧感觉。

3_副本.png

婴儿拳

然后改变握拳方式,两手握成婴儿拳。保持身体在同样的状态,体会呼气时是不是呼气不是那么很轻松,感觉虽然呼气完成了但体内有气仍未呼出去。

特别是大拇指尖没有轻松的感觉,全身有一股气一直在体内循环。如此呼吸多次,感念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