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龙”指人体口腔之舌,“海”指人体之口腔,所谓'赤龙搅海',就是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使体内水分上升至口腔,通过唾液腺变为唾液,再徐徐咽下,从而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
“赤龙搅海”来历与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一代枭雄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所谓“玉泉”,其实就是唾液。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记载“晨兴漱玉津”可以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都会用舌头在口腔内舔磨内侧齿龈,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为序做9圈。然后,舌头以同一顺序舔磨外侧齿龈9圈。直至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也认为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到了清朝年间,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生方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近代,武当山玉虚宫李诚玉老道长,1996年时已经108岁,看上去仍面如中年妇女,有记者问其养生之道,她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二
华池神水
中医理论认为: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养生学者把唾液誉为:“华池神水”、“金浆”、“金津'、“ 玉液”、“玉泉”、“甘露”、“清洁剂”、“天然抗癌剂” 等。
三
千金不换
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时间练气功,就练点口腔功。
先叩齿:先叩门齿九下,再叩左面九下,叩右面九下,再叩前面九下。叩四九三十六算一遍。
练舌头:叩完齿练舌头,顶下腭三下,再顶上腭三下,门牙缝三下。顶完再用舌头围着牙床转,男人从上牙往左转,女人从上牙往右转。正转三圈,再反过来转三圈。然后将舌头放在牙外边,舌尖顶着上唇的系带处,再各转三圈,方向同前。这样转一转,就把舌头给转活了。
这就叫口腔体操,也是口腔气功。大家不可小此功法,在过去是“千金不换”,叫金不换口诀。这样练习后,口内唾液就多了,用唾液漱口,有人很恶心,你漱漱保管不恶心,这个唾液没味,越漱越清,越漱越凉,变成清水了,开始有沫,漱漱就没沫了,一嘴都是凉凉的清水,含的越多越好,到装不下要往外流了,甚至要呛了,这时再往下咽。这是最好的机会。
水太多了,气管要呛,赶紧往后一挺脖子,用点力“咕噜”将三分之一咽下,意念送到肚脐,再从左边咽三分之一,再从右边咽三分之一,都送到丹田去,以前叫做“草还丹”,也叫“玉液还丹”。
这么一个简单的功夫,过去道家当做是非常宝贝的功法,练丹就练这个。会练这个了再到里边去转周天,转小周天、大周天,关键就是从这里入手,否则练不出功夫,炼精化气也无从下手。
叩齿、点舌、转舌过去都有名词,叩齿叫“擂鼓聚将”,也叫召集众神,叩左边是防不祥,叩右边是战邪恶,左边叫天磐,也叫玉磐,右边叫金钟,也叫天钟。古时就讲擂鼓聚将九次,敲玉磐九次,敲金钟九次。舌头顶上、下腭、门牙,叫开三皇锁,天皇、地皇、人皇。转舌是赤龙搅海,常练可耳聪目明,肾精充盈,祛病延年。
每天起床后与睡觉前,叩叩齿,转转舌,将口腔金津玉液吞入丹田,练草还丹。只要坚持,三个月之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愿福寿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