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放松功
放松功强调精神内守,意导气行。该功法安全有效,不受环境条件限制,不需要器械,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在办公室、书房、卧室、公园都可以。练功的时间也比较灵活,短则10来分钟,长则一两个小时皆可。放松功包含多种放松方法,下面以三线放松功为例,讲述功法的具体操作。三线放松功对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颈、肩、背、腰、骨关节等骨伤科疾病,青光眼、鼻炎、神经性耳鸣耳聋等五官科疾病,失眠、抑郁、焦虑等精神科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实际应用时,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按照脏腑、经络、气血原理辨证施功。
练法与作用
三线放松功是将身体划分成侧面、前面、后面3条线,每条线9个放松部位和1个止息点,练功时沿此三条线路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放松的方法。三线放松功是放松身心的基本方法之一。初学者习练此法、可以意念集中,周身放松,缓解疲劳的效果。长期坚持习练此法,放松的程度会不断增加,松效果更加明显,可以使习练者精力充沛,心情愉悦。三线放松功是一种静功,动作、姿势比较简单,心理操作较为丰富,习练时需仔细体会。三线放松功包括功前准备、主体功法、功后动作三部分。
1.功前准备与要求
三线放松功属于静功,对心理变化要求较高,所以一定要重视功功前准备与收功,且不可草率了事。作好功前准备,可以减少练功中一些杂念,有助于提高练功质量,保持练功的顺利进行。一般在练功前5~10分钟进行。
1)先使情绪稳定下来,停止原来的一些活动,包括工作、学习、阅读、思考、文娱活动等。如感到太疲劳或心情烦躁时,可暂不练功。
2)周围环境要保持比较安静,一般应避免在练功时有剧烈声响发生,包括电话铃声与手机短信提示音等。
3)安排好练功用的卧床和坐椅,力求合适。床一般以木板床较好。坐椅高低适宜,坐椅太高,脚底下垫物;坐椅太低,垫高坐椅。
2.主体功法
分为意念放松、意守丹田、吞津入腹三部。
1)第一步意念放松:三线放松法可采用自然呼吸或腹式呼吸。吸气时意守一个部位。呼气时默念“放—松—”;吸气时再意守下一个部位,呼气时默念“放—松—”。如此循环。
意念操作有两种,第一种是用心听自己念出的“松—”字;第二种是把意识放在放松的感觉上,默念“松—”时,体会那个部位放松的感觉。
三条线路分别是:
第一条线: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两前臂→两腕→两手→十个手指。止息点是中冲穴。
第二条线:面部→颈前→胸部→腹部→两大腿前→两膝→两小腿→两脚→十个脚趾。止息点是隐白穴。
第三条线:后脑部→后颈→背部→腰部→大腿后→两膝窝→小腿后→两足跟→两脚底。止息点是涌泉穴。
2)第二步意守丹田:三条线上的所有部位全部放松完毕后,身体保持上一步的姿势不变。轻地意守下丹田3~4分钟。
3)第三步吞津入腹:保持上一步的姿势不变。把口中的唾液分三次咽下。保持深、长、柔、细的呼吸。咽唾液时意想体内真气随着口中唾液下至丹田。吞咽时要轻柔,不要用力下咽。
3.功后动作
咽完唾液后开始收功,两手相搓,做干洗面,梳头,缓慢转动颈部,肩部,活动腰部等动作收功。缓慢地从练功状态恢复到生活中来。
4.注意事项
(1)要根据练功者身体的特点,当下的环境特点,以及练功者的需求来把握练功的强度。
(2)关于练功的姿势因个人的体质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放松的姿势也会略有差别。例如患有肩周炎的人,患侧上肢难以放松,很难做到虚腋;膝关节损伤的人,患侧膝关节受力程度差,重心常常向健侧偏移,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在放松深入到一定层次后,身体会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当下的姿势,呼吸也会找到最适合的频率,由于身体的状况不同,这是的状态也不尽相同,达到“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的境界即可。要点是找到最适合自己放松的状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追求过分的中正,那样会适得其反,造成紧张。
(3)关于练功量每个入的体质状况不同,耐受力不一样,尤其对于患者而言,尚有虚实之变化,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合理的练功量。对于初学者而言,可首先选择一种姿势练习,时间从2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到40分钟,再加到60分钟为止,每天练1~2次。
(4)三线放松功有行、站、坐、卧四种不同的姿势,其中行式消耗体力最大,体内气血运行最旺盛,但放松较难,且初学者容易开小差;站式消耗体力较小,体内气血运行较快,较容易放松,但有摔倒的危险;坐式消耗体力较少,体内气血运行较慢,更加容易放松,特别适合初学者采用;卧式消耗体力较小,体内气血运行最慢,最容易放松,但初学者容易昏沉,多用于年老体弱或病重者。
(5)在办公室等公共场合或遇到雷雨天气习练放松功时,不宜入静太深,以免受到干扰,造成惊功现象;在家中,或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可以加深入静程度,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