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汉代,导引养生功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杂子步引》十二篇及《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这可能是先秦流传下来的有关导引术专著,可惜后来亡佚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导引术全面兴起的时期,出现了不少代表人物。像老子、荀子等。
唐代是我国导引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是这个时期的医籍精典,其中记载了不少导引之法。
隋朝的按摩疗法不仅受到群众欢迎,还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
1、身体平坐,轻闭双目,均匀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2、将双手搓至温热;
3、双手劳宫穴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部位,手不动。接着依次平行移动眼球左右三次,上下三次,然后转动眼球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开。(再次搓热重复以上动作早晚各作12次)
4、最后闭目一分钟,然后睁开眼即可。
1、身体平坐,将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
2、用手握脚指将脚向足背方向用力压一下;
3、然后用拇指在足底从足跟向脚指方向用力搓一下,途经涌泉穴,搓至第3脚指下缘;
4、最后以足踝为轴向外旋转一周,为一次。每只脚做9次,女的先右后左,男的先左后右,早晚各18次。
1、身体平坐,将双手搓至温热;
2、十指交叉按在小腹部(脐下),绕脐做顺时针(往右上方向)和逆时针(往左上方向)运动。顺时针
揉时吸气,逆时针揉时呼气,顺逆为一次,早晚各36次。(接触皮肤揉,我的肚腩就是这么搓平的,呵呵,可高兴了我)
1、身体平坐,单手以虎口托住下颌;
2、自上向下搓至肺下叶,男先左女先右,左右交替,一只手搓时吸气,另一只手搓时吐气,每只手算一次,早晚各做36次。加强的话就做45次。(我是做45次的,一直不会吐痰的我在其间吐出了好几口黑痰,听岳老师在广播里讲这种痰粘在肺上时间很久了,有的人吐出来的还是硬的。是一种排毒的好现象)
1、身体站立,用鼻子吸气,同时肛门肌肉收紧,坚持一至二秒钟;
2、然后用口呼气,全身放松,早晚各做36次。加强的话可做81次。
1、两足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全身放松;
2、用鼻吸气,同时足趾抓地,足心(涌泉)上提,两臂自左右两侧徐徐上举至头顶上方时,两手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做托举动作,头后仰,眼看手背;
3、屏住呼吸,两足尽量上提,站立片刻(最好8秒);
4、呼气时两手十指分开,两臂从两侧徐徐放下,两足跟也随之落地,还原至预备姿势,如此反复进行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