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段锦

双手托天理三焦

两手托天为什么可以理三焦?

发布时间:2024-11-09 20:15:40

48人查看

两手托天理三焦

“三焦指的是哪三焦?”

“为什么两手托天可以理三焦?”

今天我们

拆分每个动作功效

加深理解

希望对您的练功有所帮助

1_副本.jpg

三焦是哪三焦?


答: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

总观三焦,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与肺、头面部;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

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三焦有哪些功能?


答:

一、通行元气

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某此部位的气虚现象。


二、运行水谷

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三、运行水液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上焦如雾,主宣化,司呼吸,朝百脉,能够将体内的水谷精微散布到全身。中焦如沤,主运化,能够把胃内的水谷腐熟化生为气血。下焦渎,主清浊。能够区分浊分泌物、排泄尿液和粪便等浊物。

由此可见,三焦主导者气机运行,消化吸收系统,排泄系统和淋巴系统。如果三焦不通,身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

两手托天为什么可以理三焦

答:

本动作通过双手上托,充分拉伸脊柱,牵动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配合逆腹式呼吸,升清降浊,对三焦进行调理,畅通气血。


1、一起一蹲,锻炼下肢,畅通足部六经脉:

两腿蹲起,不仅可以增加大腿肌肉力量,促进小腿血液回流,进而增强心肺功能,而且有助于畅通足三阴、足三阳经脉,对脾、胃、肝、胆、膀胱、肾等脏腑机能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双手托天,抻筋拔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双手托天可以充分拉伸脊柱和腰腹肌肉,抻拉筋骨,保持上身骨正筋柔,气血畅通,可以缓解和防治颈肩不适、腰肌劳损、脊柱侧弯等。

双手托天由下而上经过三焦重要穴位:下焦气海穴、中焦中脘穴、上焦膻中穴。气海穴可以补益元气,适用于呼吸气短、、中气不足、神疲劳累、气息不足之症。中脘主治各种胃腑疾患,因而有“万能胃药”之称。经常按摩中脘穴可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膻中穴能够理气、止痛、解郁的作用。反复做本式可以升清降浊,畅通三焦。

上托时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得到充分拉伸经得以充分拉伸,手部的井穴得到刺激,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3、抬头回正,拉伸脊柱,畅通任督二脉:

抬头回正拉伸脊柱,锻炼颈肩背肌肉,可以预防颈肩疾病。

抬头回正可以拉伸正面的任脉和后背的督脉,刺激颈部的大椎穴,大椎为六大阳脉交汇之所,一开一合,可以调节阴阳,畅通气血。抬头回正后的深度牵拉和闭气1-2秒是本式的主体动作,将本式的功效强化。脚趾抓地可以刺激脚部的井穴,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4、下落回到起势,放松手腕颈肩,放松腰胯:

松腕舒指,沉肩坠肘,含胸抜背,松腰敛臀,吸腹提肛,命门打开,督脉畅通,气归丹田。本式一紧一松,配合呼吸,吐故纳新,恬淡自然,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舒缓心情。舒缓的心情又有利于放松身体,疏通五脏积郁,保持三焦畅通。

两手托天理三焦之动作一紧一松,配合呼吸,吐故纳新,恬淡自然,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舒缓心情。舒缓的心情又有利于放松身体,疏通五脏积郁,保持三焦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