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动不如一静,百练不如一站,“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站桩是一种姿势,这种姿势能调动全身的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
上虚下实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上实下虚则是病态的表现。
人在年轻之时,一般下焦比较实,上焦比较虚,上焦是指心与肺,下焦是指肝与肾。上虚下实,元阳充足,头目清醒,人就充满了活力。到了老年,人会渐渐地变为下焦虚,上焦实。上虚下实,头轻脚重,人就会神清气爽;下虚上实,头重脚轻,人就会昏昏沉沉。 站桩就是把过实的上焦心肺之气降下来,让虚亏的下焦肝肾之气充盈起来。
站桩的原理:
站桩就是要让身体的下半部分稳定下来,要有生根之感。头顶天,脚踏地,让脚下有生根之感,身体元气就会慢慢回归,气血也会调动起来,充盈全身。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身体逐渐恢复到上虚下实的状态。站桩时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下焦充实,肾精可让充实,宗气运行通畅,心肺之气下降,肝肾之气上升,这样,人就进入了上虚下实的健康状态。
“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黄帝内经》
站桩前,应排空大小便,并松开衣扣腰带,且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习。 一、脚两脚呈内“八字”形站立,两手抬至胸前,两脚站得不能太宽,脚跟比肩稍宽一些,脚尖和肩宽度差不多。
二、头
头要正,百会上领,下颏微收。口微微闭,舌抵上腭,神情平静。目光平视,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
三、手
手指自然舒张,想象中间有一个气球,两手轻抱气球,两臂圆撑,和身体环抱成半圆形,手的位置开始时稍微放低,再慢慢上升,但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
四、肩
肩部放松,不能绷紧,不能端肩膀。肩膀自然放松稍稍下垂。沉肩时锁骨、胸部往两侧外撑。舒展内脏,让气血运行全身。
五、膝盖
膝盖微屈,膝盖不能过足尖,大腿根部空虚,呈似坐非坐状态。
六、身体
1、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翘臀。
2、胸部微含,把背拉直。
3、腹部放松微回收。
4、会阴上提,尾闾下垂指向地面。会阴往上提,气就能往上升,配合着百会上领,这样上下气机连成了整体,气机平衡,内蕴充足,才能显现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内气浑厚的姿态。体内气机充足、通畅,身体就会自然下坠,下沉时膝盖不能过脚尖。 注意一定要尾闾下垂,否则导致体内的气只上不下,气机上涌,失去平衡会导致血压升高。
站桩最能调动人体全身气血,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站桩时间至少每次保持30分钟以上,保持姿势,全身心放松,让气血萦绕全身自然运行。出现手臂,背部,大腿酸痛是正常情况,酸痛说明身体这个部位气虚,不足以支撑身体重量。这时候可以让自己的意念带领着气体行走于酸痛部位,随着气体的充足,酸痛就慢慢消失,站桩的境界也会进入更深一层。站桩久了,我们会自然地感觉到体内气的运动,意念到哪,气就会跟到哪,这说明我们站桩初见成效,身体内的经络开始连通了,经络连通之后,气血就会畅通无阻,身体的各种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