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功法

握固深蹲

握固的惊人秘密

发布时间:2024-10-28 00:01:26

28人查看

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抟握,称之为握固。

1.png

握固是道教经常用的一种修炼养生手法,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体的阳气。早在《老子》五十五章中记载“骨弱筋柔而握固。”随后晋朝的著名道士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上倡导“握固守一”。而对于握固的具体方法,许多养生功法书上都有记载,而我们现在还在延续的很多耳熟能详的养生功法里就包含了握固,如易筋经中的青龙探爪势、卧虎扑食势;五禽戏中猿戏的猿摘;八段锦中的攒拳怒目增气力等动作。那么,这个握固动作内涵的养生机理和暗含的秘密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在握固的时候,拇指要放在无名指的指根,而无名指的指根对应的是“子”,子时就是晚上的11:00到凌晨1:00,这是一天当中最黑暗的时刻,古人说子时是一阳初生,阳气已经开始生长了,但这时的阳气还比较微弱,此时一定要守候这个阳气,让阳气慢慢生发。

古人认为无名指根部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黄帝内经》认为,肝脏对应的神明是魂。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摄精气。中医学理论也提出“肝主握”。经常做这样的动作会对肝起到反向的良性刺激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握固所作用的人体系统应当是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中医学理论认为:“肝肾同源”,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平时互相协调配合,可以使人体精气收藏、气血布散,长期坚持可以安定神魂、辟邪防疾。如果肝气充足,人的魂就会非常足。

仔细想想,谁会一直在做“握固”这个动作呢?是不是那些刚出生的可爱小婴儿们,他们的小手攥得可紧啦。骨弱筋柔的婴儿,本能地紧紧握住自己的小手(握固)。原来,每个婴儿都是天生的“安魂”养生专家。而我们长大之后反而失去了这个本能,终日里惴惴不安。

古人非常的大智慧,很多隐藏的至理大道都被我们直接忽略或者没有达到一定境界来开示,今天和大家挖掘一下握固大法,看看除了安神固精之外,握固还有什么秘密呢?请跟着我一点一点解开握固的神秘内核吧!

有些古籍里提到拇指放在第四指根部,精准的说是靠近中指的根部那侧,也就是说放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如此一来,则寓有五行相生之意:食指(肝木)——中指(心火)——拇指(脾土)——无名指(肺金)——小指(肾水)。这样在握固状态下五指成环,合于五行相生之理,形成了一个五行自行运转相生的小宇宙,那岂不是滋生的能量连绵不绝且生生不息呢。 古人真的很伟大,写到这里,突然感慨我们这些现代的人类好渺小,这么一个小小动作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的道理,我们竟然浑然不知,终日煞费苦心、劳命伤财、无头苍蝇似寻觅所谓养生秘籍,还难免落入歹人圈套。其实宝藏就在我们自己手心里攥着呢。

握固自带五行相生系统已经够劲爆了吧,还没完呢?咱们继续再探索下去。

大拇指五行属土,对应五脏之脾,关联着人的重心。握固时,拇指放在手心之中,就相当于是稳定了人的重心。“土行被包围在其他四行当中”这个画面,有没有让你心中一动,想到什么东东呢?洛书河图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河图》是长成什么样的呢?下方北是“天一生水”,上方南是“地二生火”,左边东是“天三生木”,右边西是“地四生金”,中间是“天五生土”。当你把拇指放入手心,手心里的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是不是就形成了一张还挺完整的《河图》。也就是说,“握固”的动作,暗合了《河图》的分布,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很不可思议,是不是想也没想到呢?原来简单的握固是这么的深奥,这么的意义深远,这么高大上。

2.jpeg

说了那么多形而上的,有点飘渺抓不住,那就再说点大家感觉能落地的,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握固可以锁住肾精肾水,滋阴降火。对慢性咽炎、鼻炎以及容易上火生气的人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于经常久坐在电脑前的白领,在手指僵硬、腕关节酸疼的时候进行握固,就能减少患“腕管综合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