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功法

叩齿功

扣齿也要讲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26 19:11:12

37人查看

1_副本.png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孙思邈在名著《备急千金要方》里就有关于叩齿的故事。

三国时,有位长寿老翁名叫皇甫隆,他年过百岁,体力不衰,耳聪目明,面色红润。因为他懂得养生之道,曹操对此十分羡慕,曾亲自去请教。皇甫隆对曹操说,我每天早晨起床后,都会进行叩齿锻炼,所以身体才这样好。曹操听罢遵嘱而为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果然食欲大振、精力倍增。古代医学家把牙齿的更换、智齿的出现看做是肾气充实的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牙齿松动、脱落,都是肾气衰退的表现。而经常叩齿,就会令人精气常留,身体健壮。

叩齿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一直备受中医的推崇,而现代医学也发现,叩齿确实是一种科学的养生方法,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简单易行,效果非常不错。

一、控制牙周病,防止掉牙。叩齿是通过对牙齿的刺激,作用于局部经络、牙齿周围组织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强壮牙齿,减少龋齿等牙病的发生。

二、预防面部神经相关的疾病。对于面颊部受冷而引发的面神经炎,或与三叉神经有关的偏头疼等相关面部疾病,通过叩齿刺激口腔周围神经,可以取得预防面部神经疾病的目的。

三、预防老年痴呆。研究发现,牙齿早缺除了影响饮食外,还可影响大脑的记忆力。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牙齿缺失与牙齿相对健康的比例为4∶1,这说明牙齿牙根通过咀嚼刺激大脑皮层能保持记忆力的功能。

四、消除重大疾病的隐患。许多重大疾病是由隐藏在人体内的轻微炎症所引发的,慢性牙龈炎就是隐藏在人体内的轻微炎症,和许多重大疾病有关,如胃溃疡、脑脓肿、关节炎等。经常叩牙能有效提高牙齿免疫力,预防口腔炎症,消除了由此引发的重大疾病的隐患。

人老了就会掉牙,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但是坚持正确的护牙方法,还是可以延缓牙齿脱落的。古人就有“叩齿长行,令人齿坚”的说法。这是因为适当的咀嚼力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抗病能力。可在每天早起、睡前,或闲坐闭目养神时叩齿3分钟,具体的方法如下:一、叩齿法。心静神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双唇紧闭。然后让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叩击,用力适中、均匀,一般先叩磨牙50次,再叩门牙50次。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随着时间延续,逐渐增加叩齿力度和次数。叩齿时用力适中、均匀,再咬合叩全口牙齿50次。长期坚持叩齿,对牙齿的健康大有好处。

二、吞津法。叩齿完后,用舌沿上下牙齿内外侧转搅一圈,将口水慢慢咽下。值得提醒的是: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既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有好处。

叩齿的注意事项:

一、叩齿的频率要适中。叩齿的频率不能太快,特别是刚开始锻炼的时候,更应该注意。

二、叩齿的强度一定要适中。尤其是老年人,在叩齿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其叩齿用力的度,不要因用力过大损伤了牙齿。

三、不要在饭后马上就叩齿。将口腔的残食清除之后,再开始叩齿为好。因为残食在口腔中会产生腐蚀作用,如果饭后马上叩齿,即加快了牙齿的磨损。

除了坚持叩齿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人的口腔保健也必不可少。

首先,要仔细清洁牙齿。老年人应坚持早晚刷牙,刷牙时应顺着牙缝方向慢慢竖刷,时间要保证3分钟。此外,由于茶叶含氟量较高,饭后使用茶水漱口不仅可以除掉口腔异味,更可以保护牙齿。

其次,选择合适的牙签。老年人牙齿稀松,牙缝变宽,进食后牙缝容易嵌塞食物残渣,所以应该采用牙签或牙线来辅助清洁牙齿。牙签最好选用扁平木质的,使用时用力应适当,避免损伤牙齿。

最后,注意饮食习惯。老年人要多吃含纤维丰富的粗粮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力;多进食新鲜蔬果等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给牙周组织提供足够营养。经常“倒牙”的老人可以每天嚼几个生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