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功法

叩齿功

叩齿与养生

发布时间:2024-10-21 23:21:19

24人查看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谚语“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年老齿全说明身体非常健康。

据文献记载,1400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家陶弘景,年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完会使筋骨健壮,精神爽快。明代有位长寿者叫冷谦,史载活了150岁,他的长寿经验是“每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据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 ,面向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为“齿宜常叩”。所以说,牙齿不仅仅是咀嚼器官,还与健康息息相关


   叩齿的作用


晨起叩天钟,牙齿强健身体好

所谓“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说的就是“叩天钟”。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0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它器官也有很好的锻炼。     中医认为,肾生骨髓,肾气实则齿更发长。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坚持每天叩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睡前鸣天鼓,耳好肾好睡眠好


“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


睡前鸣天鼓还有助改善睡眠状况。肾虚患者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睡眠不好,每天睡前鸣天鼓不仅能养神安神,还能促进睡眠,尤其对老年肾虚失眠更为有效。

1.jpeg


   叩齿小技巧

2.jpeg


叩齿时,配合吞咽口中津液效果更佳。中医认为,口津是一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天然补品,所以古人给予“玉泉”“琼浆”“金津玉液”“甘露”“华池之水”等美称。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叩齿咽津的具体步骤吧!


①预备式:姿势采用静坐、静卧、静站均可。宁心静气,调匀呼吸,鼻息口呼,轻吐三口气。


②叩齿:口唇轻闭,首先,上下门齿叩击9次,然后左侧上下牙齿叩击9次,右侧上下齿叩击9次,最后上下门齿再叩击9次。


③搅舌:即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来回搅动,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左右各18次,古代养生家称之为“赤龙搅海”。


④漱津:搅舌后口中津液渐多,口含唾液用两腮作漱口动作36次。


⑤咽津:漱津后,将津液分3次缓缓咽下,注意在吞咽时要注意守丹田。每次练叩齿咽津习法3次,每日可练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