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齿是人们日常养生保健的重要部分,现代牙科发展迅速,使人们的牙齿健康得到保障。其实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同样重视口腔的清洁和牙齿的保护,还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妙方。
叩齿
晨起或者入睡前,都可以叩齿数十下以保健身体。《遵生八笺·高子怡养立成》言:“恬养一日之法:鸡鸣后睡醒……叩齿,漱津满口,作三咽,少息。”经常叩齿能促进牙周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从而使牙齿更加坚固,减少牙齿松动、脱落等问题。叩齿还能够促进唾液分泌,有助消化、滋阴的作用。
此外,不同季节叩齿还有不同的保健功效。《遵生八笺·肝脏春旺论》中言:“夜卧及平旦,叩齿三十六通,呼肝神名,使神清气爽。”春季晨起叩齿,可促进升发,提神醒脑,有助于提高思维敏捷度和记忆力。《修养心脏法》言:“当以四月五月弦朔清旦,面南端坐,叩齿九通,漱玉泉三次。”夏季叩齿,可以保养心脏。《遵生八笺·肺脏秋旺论》载:“夜卧及平旦,叩齿三十六通,呼肺神及七魄名,以安五脏。”《遵生八笺·秋季摄生消息论》载:“又当清晨睡醒,闭目叩齿二十一下,咽津……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秋季晨起叩齿以保健,有安定五脏、明目等功效。“冬月夜卧,叩齿三十六通,呼肾神名以安肾脏,晨起亦然。”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叩齿能刺激肾经,起到补肾固精作用。
牙齿清洁
古人清洁牙齿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漱口。早在《礼记》中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景岳全书》言:“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可见漱口清洁法由来已久。
古人通常会用清水、盐水、酒或者茶水来漱口。《红楼梦》中就有记载,人们在吃完饭以后用茶水漱口,还要用盐来擦牙。盐水能冲去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还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
古人除了漱口法,还有“揩齿”法,即用布或者手指蘸取盐、牙粉来擦拭牙齿。到了唐朝,人们开始使用杨柳枝刷牙,把杨柳枝泡在水里,刷牙时咬开一端,杨柳枝的纤维散开就成了刷子。宋代时出现了专门的牙刷,元代《御药院方》中还有三物膏的记载,即用柳枝、槐枝、桑枝熬制的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