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功法

叩齿功

叩齿固肾保健功

发布时间:2024-10-21 22:36:32

24人查看

古有晨昏叩齿之说,虽亦可行,然而谷谷震动,终非尽善之道。余每因劳因酒,亦尝觉齿有浮突之意,则但轻轻咬实,务令渐咬渐齐,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又凡欲小解时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则肾气亦赖以摄,非但固精,亦能坚齿,故余年逾姑息,而齿无一损。

3_副本.jpg

《陆地仙经》记载:"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永无虫牙之患"。意即每天将上下牙齿有意识有规律地互相叩击,就可以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叩齿保健功具体方法是:叩齿就是空口咬牙,可于每天晨起、午饭、晚睡前各做一次,每次三十六下,站立、坐着均可。眼睛平视前方或微闭,舌尖轻顶上腭部,上下牙齿互相叩击。叩齿时思想集中,嘴唇轻闭,意念想自己的牙齿越叩越牢固。叩齿完成后,用舌尖沿上下牙齿内侧转搅一圈,将口水慢慢咽下,在传统中医养生之道看来,又叫“赤龙搅天池”。叩齿保健功贵在坚持,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长寿老人所以长寿的奥秘之一,就是保护好牙齿。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不过五日,齿即牢密”。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据文献记载,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家陶弘景,年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 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神爽快。


明代有位长寿者叫冷谦,史载活了一百五十多岁,他的长寿经验就是:“每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衣服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神清气爽”。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是“齿宜常叩”。


古谚语曰:“晨起,叩齿三百响,齿坚固”。


很多人虽然把脸洗得干干净净,但远远望去,好像蒙了一层灰一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色晦暗,其原因在于元气肾精不充足。所以美容不是表面功夫,只有脏腑调和,气血均平,经络通畅,肾精充沛,气色才能由内而外的润泽透亮,皮肤会自然变得细腻嫩滑。


在叩齿过程中,口腔唾液增多,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样,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的作用。《红炉点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畅通,诸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