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功法

叩齿功

叩齿吞津功

发布时间:2024-10-18 20:08:10

28人查看


1.jpeg        


我们常说的口水,也就是唾液。唾液,中医上也称"津液"、"甘露"、"金津玉液"、"玉泉"、"天河水"等,唾液是十分宝贵的液体营养物质,作用能湿润和稀释溶解食物,帮助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还能杀灭进入口腔内的很多细菌,加强人体五脏的功能,所以既能养生,又能治病,并且不用花一分钱。

《黄帝内经》是说“脾为涎,肾为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唾液来自于脾和肾这两个人体的先后天之本,所以唾液是人体一种重要的物质,是人体津液中重要的部分。唾液的充足反映了人体精气的充盈与否,保持唾液的充足和流动对养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2.jpeg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津液是构成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分泌的唾液叫做“津”,并把它归属为阳,主表。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是说津液和血都来源于饮食的精气,并能相互滋生,相互作用。津液亏耗过多,就会使气血两损;而气血亏损,同样可使津液不足。津液的增多与减少,能直接影响体内的阴阳平衡,疾病也会由此而生,如发高烧的病人出汗过多,及胃肠疾患者大吐大泻太多,都会因损伤津液而导致气血亏损。



点击观看央视《不吃的秘密--辟谷》


【津液对人体养生有八种功能】

一是止血作用,口水能促进血液凝固,口内外伤或拔牙后引起出血时口水可帮助止血。

二是润滑作用,口水中含有黏液素,可使口腔润滑柔软。

三是冲洗作用,能把食物残渣冲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四是稀释作用,当酸、苦等刺激性东西进入口腔时,口水分泌增加,把它稀释,便于吐出或咽下。

五是抗菌作用,口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通过不同机理,产生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口腔、咽喉和牙龈发炎。

六是治伤作用,口水中有一种神经生长素,这种生长素能显着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能加速烧伤皮肤的愈合。

七是消化作用,口水中含有大量淀粉酶,能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使之易被吸收。

八是抗衰作用,口水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唾液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叩齿聚神】

在叩齿和鼓漱过程中,体内的气往脑袋松果体、脑垂体这些部位撞击,在撞击过程中有一种冲力,这一冲,把身体内所有的超级能量都引聚过来了,所以它叫聚神。

叩齿、鼓漱都是起到震动来使人体头部泥丸宫这一带,产生能量聚焦的作用,就是聚各种能量到头部来。那鼓漱有什么作用呢?一鼓漱就产生津液,把这种金津玉液咽下去,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其实,这也只是其中一个作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于震动。叩齿是纵着震,而鼓漱是横着震,这样叩齿、鼓漱,纵横网交错起来的震动都有了。所以,知道这个道理之后,做起来就绝对不会感到没味儿。


【叩齿吞津四步法】

第一步叩齿:站立,闭嘴,全身放松后进入静状态,开始有节奏地叩齿36次。

第二步搅海: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再闭嘴,舌在牙齿外边沿齿龈圆形上下运转,先从右向左运转9圈,再反方向运转9圈。在舌运转的同时双眼球随着舌运转的方向同步运转,有口水不要咽下。

第三步鼓漱:此时口水增多,将口中津液在口内进行鼓漱,如同用水漱口一样,鼓动腮颊部漱口36次,口水仍不下咽。

第四步吞津:口中的津液可分3次下咽,每次约咽1/3,咽前或咽时呼气一口,咽时如咽硬物,咽部稍用力,最好能听到有咕咚的吞咽声,以意送津液下行,先送到有病的脏腑,再送到肾,最后送到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