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曾言:“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动物动作,而是一种深具智慧的健身哲学,它以模仿虎之威猛、鹿之灵动、熊之沉稳、猿之机智、鸟之自由,达到强身健体、治病养生的效果。
五禽戏的精髓
“五”在这里并非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一个象征,代表着丰富和多样。“禽”在这里泛指动物,意味着我们可以从各种动物身上汲取运动的灵感。而“戏”在古代指的是歌舞杂技,但在这里,它指的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能够引导人们走向健康与和谐的运动艺术。
五禽戏的现代价值
从古至今,五禽戏广为流传,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医疗体育,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每当身体不适,只需模仿一禽之戏,怡然而汗出,身体便能恢复轻盈,食欲也随之大增。
第一式 虎举
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
第二式 虎扑
动作一:接上式。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上体抬起,左脚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虎扑动作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同时,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牵动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流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